糖原贮积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糖尿病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复制链接]

1#

想要了解糖尿病,必须先了解糖。糖是一把双刃剑,在大众的认知中,糖尿病和糖有直接关系,其实不是,糖尿病与家庭遗传有关,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有关,还跟病*感染有关系,这属于自身免疫病。所以我们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了解,不要局限一种原因。

什么是糖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糖是怎么来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饴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故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以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都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第89篇“饧”)记述最为详尽。书中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为后人长期沿用。时至今日,这类淀粉糖的甜味剂仍有生产,也有较好的市场,在制糖业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说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制糖。

甘蔗制糖甘蔗制糖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公元前年的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国,也是两大甘蔗制糖发源地。在世界早期制糖史上,中国和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糖的热量含量

麦芽糖(克)热量千卡蔗糖(克)热量千卡绵白糖(克)热量千卡白砂糖(克)热量千卡蜂蜜(克)热量千卡泡泡糖(克)热量千卡奶糖(克)热量千卡棉花糖(克)热量千卡胶姆糖(克)热量千卡马蹄软糖(克)热量千卡花生牛轧糖(克)热量千卡芝麻南糖(克)热量千卡鲜桃果汁糖(克)热量千卡酸三色糖(克)热量千卡酥糖(克)热量千卡水晶糖(克)热量千卡荷氏冰球柠檬茶口味薄荷糖(无糖)22(克(g))热量8千卡什锦糖果(克)热量千卡巧克力(维夫)[朱古力威化](克)热量千卡巧克力(酒芯)(克)热量千卡巧克力(克)热量千卡

过多食糖易患相关疾病

有些专家认为:糖比烟和含酒精的饮料对人体的危害还要大。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作了调查后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缩短20年。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年提出“全球戒糖”的新口号。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食糖摄入过多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及脑溢血、糖尿病等。

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给人体健康造成种种危害。由于糖属酸性物质,吃糖过量会改变人体血液的酸碱度,呈酸性体质,减弱人体白血球对外界病*的抵御能力,使人易患各种疾病。

长期嗜好甜食的人,容易引发多种眼病。有关专家还提出老年性白内障与甜食过多也有关。他们调查了50例白内障患者,发现其中有34%的患者有酷爱甜食的习惯,他们认为,这与葡萄糖代谢障碍有关。

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障碍所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糖,和日常生活中的糖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吃多少糖和糖尿病没有直接的关系。患糖尿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分泌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发挥不了它的生物效应,使组织、器官出现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没有相当有生物效应的胰岛素把糖分消耗或者代谢掉。如果胰岛素分泌正常、作用正常,能充分发挥生物效应,吃的糖都会被分解。得了糖尿病的患者也不是不能吃糖,主要是总热量摄入的限制,比如葡萄糖、脂肪,还有蛋白质的平衡,才能从饮食上预防糖尿病,还要加强运动,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一系列单糖的摄入,因为这些吃进去以后就会马上被吸收,引起血糖迅速升高,使当时的胰岛不堪重负,使病情加重。

运动与血糖的关系

运动对控制血糖的益处分为两方面:

一、即时:运动时肌肉的收缩需要能量供应,机体将迅速进行能量代谢物质的动员和重新分布。能量的消耗通常依赖运动强调、持续时间,运动类型、体质情况及营养状态等。多数情况下,最初运动所消耗的能量物质来源泉于内源性糖原。随着运动持续,肝脏的糖原异生明显增加,成为主要能量物质,保证脑组织和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

当运动时间进一步延长,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分解明显增加,作为肌肉收缩所需要的主要能量物质。机体中这些复杂的代谢过程依赖于体内激素、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相互调节,密切配合。运动时胰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维持血中较高的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分解。

另外,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在运动时分泌增加也有升糖作用,并且皮质醇水平增高时,可加强胰高血糖素作用。运动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胰岛素水平降低可增加肝糖输出和游离脂肪酸的分解。但在收缩的肌肉组织中,由于肌肉中血液增快及毛细血管的扩张,胰岛素的供应并未减少。

另外,运动可促使胰岛素与肌脑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增加葡萄糖的运转和弥散,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可能还参与肌肉活动因子的释放,从而增强了胰岛素的作用。

二、长期:长期运动可增加各种酶活性,改善肌细胞的氧化代谢能力。有研究表明经过6个月的运动可使糖激酶活性增加35%。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加75%,从而增加糖的分析和利用能力。糖尿病患者长期运动后,在定量运动时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波动较少,反映了机体对血糖的调节机制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后,改善了糖原合成酶活性,使肌糖原贮存能力增强,血糖波动减少。另一方面,运动锻炼后,维持血糖稳定的激素变动较少,如定量运动时,儿茶酚胺分泌量可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表明机体调节潜力增加,易于维持糖代谢稳定,以提高应激适应能力。有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对糖耐量和2型糖尿病患者有改善糖耐量的作用,这种改善有时与体重的减轻相一致。还有研究认为,经过6个月的运动可减轻病人的糖耐量异常。运动作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外,还能减少病人的糖基化血红蛋白浓度,表明运动具有长期改善糖代谢的作用。

糖尿病的饮食法则

糖尿病饮食治疗应以患者体重改变、健康状况、活动能力、发育状态等总体情况作为参考,必要时加以调整。

糖尿病的细算法分为四个步骤:

一、确定每日总热量。二、确定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和重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确定用餐次数和每餐食物比例。四、制定食谱:根据食物成分表和等值食物交换表制定具体的食谱。

具体计算法:

1、每日总热量计算法:

总热量=理想体重*按需热卡数(Kcal/kg·d)理想体重(KG)=身高(CM)-体质指数(BMI)=实际体重(KG)/身高㎡体质指数的参考值:≥28属肥胖18.3~23.9正常。

按需热卡数:此数值以患者日常劳动强度为参考,分为以下四型:

休息状态:83.7~.6KJ/kg·d[20~25Kcal/kg·d]轻度力劳动:.6~.5KJ/kg·d[25~30Kcal/kg·d]中体力劳动:.5~.4KJ/kg·d[30~35Kcal/kg·d]重体力劳动:.4~.4KJ/kg·d[35~40Kcal/kg·d]

身高CM,体重70KG,从事轻体力工作理想体重=-=60KG体质指数=70/1.65*1.65=25.7此指数偏胖需要的总热量=60KG*[25~30Kcal/kg·d]=~Kcal由于是轻度肥胖者,所以取总热量的下限值Kcal。

2、确定三大营养素的供给量

注: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大约4Kcal,蛋白质是:4Kcal,脂肪是:9Kcal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算算三大营养素的分配:上述说了,总热量是Kcal,而且此人属轻度肥胖,所以,三大营养素分配比例应该是:碳水化合物:54%蛋白质:22%脂肪:24%那么,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是:(*54%)÷4=.5G蛋白质占总热量是:(*22%)÷4=82.5G脂肪占总热量是:(*24%)÷9=40G(注:每天应低于40G)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营养素分配,分配到日常的生活饮食中,可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

3、确定餐次

制定食谱一般来讲,可按三餐固定进食,其比例为1/5、2/5、2/5在餐次间,也可以适当的加点食物

如:一身高cm,体重45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患者。

经计算每天需能量2kcal,其中含蛋白质72g,脂肪60g,碳水化合物g

日常食物的分配为:牛奶1瓶(毫升);肉类(蛋)克~克;谷类克~克;蔬菜及水果克~克;植物油20克,

盐少于6克,糖用甜味剂。

早餐:淡馒头50-克,牛奶一杯(脱脂)中餐:米饭克,肉类(蛋)克,青菜-克,植物油10克,盐3.0克晚餐:米饭克,肉类(蛋)50-克,青菜-克,植物油10克,盐2.5-3.0克,水果:克。

总结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目前没有直接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巩固缓解。想要很好的控制必须做到,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运动,还有良好的生活方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